大同鼓楼西街华丽变身,非遗活态街日均客流突破2万
近年来,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,各地纷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,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活态街区。近日,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鼓楼西街成功变身为一座非遗活态街,日均客流突破2万,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大同鼓楼西街历史悠久,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。近年来,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大同市对鼓楼西街进行了全面改造,使之成为一座集非遗展示、体验、销售于一体的活态街区。
在鼓楼西街的改造过程中,大同市充分挖掘了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将剪纸、皮影戏、泥塑等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,打造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馆。这些体验馆不仅展示了非遗技艺的魅力,还为游客提供了亲手体验的机会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。
此外,鼓楼西街还引进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,如大同刀削面、大同烧饼等,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感受非遗文化的韵味。据统计,自街区开放以来,日均客流已突破2万,成为大同市的一大旅游亮点。
在非遗活态街的建设过程中,大同市注重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原真性,力求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,既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,又能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。为此,鼓楼西街设立了多个非遗传承人工作室,让游客近距离观看非遗技艺的传承过程。
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,鼓楼西街还定期举办各类非遗文化活动,如非遗技艺大赛、非遗主题展览等。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,还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了传承。
值得一提的是,鼓楼西街在改造过程中,充分考虑了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,对交通、绿化、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。如今,鼓楼西街已成为大同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、体验。
总之,大同鼓楼西街的华丽变身,不仅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像鼓楼西街这样的非遗活态街区将在全国范围内涌现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