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/>

千年铜火煨百味 大同什锦火锅演绎非遗美食的当代传承故事

大同新闻网 阅读:1361 2025-09-27 16:49:07 评论:0

  清晨六点的老作坊,68岁的铜器匠人闫师傅正在敲打一口新制的什锦火锅。铜锤与红铜胚料碰撞出清脆的"叮当"声,随着每一次精准敲击,锅体逐渐显现出传统的"三湾九曲"造型。"这口锅要经过三万六千锤,就像老话说的'千锤百炼出精铜'。"闫师傅边调整模具边介绍,他手中这把祖传的錾子已经使用了四十余年。

  据《食器考》记载,大同什锦铜火锅的雏形可追溯至北魏时期,至明代中期形成"一锅容百味"的独特饮食文化。非遗传承人周建国展示着家传的"五福捧寿"纹样模具:"每个纹饰都有讲究,这组回形纹代表着'福禄绵长'。"在他身旁的陈列架上,摆放着从清代保留至今的各式铜火锅,氧化层下隐约可见当年的鎏金痕迹。这项传统 *** 技艺,现已通过3D扫描技术建立了完整的数字档案。

  在现代材料实验室,科研人员正在分析传统工艺的科学原理。"我们发现铜离子能与食材产生微妙的分子反应,提升鲜味物质的释放。"食品科学家李教授指着光谱分析仪解释。当地企业投资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,既保留了手工锻造的工艺精髓,又通过精密控温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.2%。近期推出的电磁炉兼容款,采用复合底技术,让传统铜锅完美适配现代厨房。

  市场调研数据显示,大同什锦火锅相关产业年产值已突破12亿元,衍生出30余个系列产品。令人欣喜的是,80后消费者占比达57%,电商平台"团圆宴"礼盒连续四年位列厨具类销量前三。"最远的订单来自加拿大,海外游子说这是'记忆里的年味'。"跨境电商负责人王颖展示着印有九龙壁图案的文创礼盒。为满足现代饮食需求,企业开发了迷你款、分体式等新型设计,但传统八仙过海纹样款仍占据65%的市场份额。

  在文化传承方面,当地连续九年举办铜火锅文化节,今年特别增设了青少年体验区。参与活动的初中生小林在体验日记中写道:"当亲手将铜片敲出之一道弧线时,突然明白了什么叫'匠人匠心'。"民俗专家张教授评价:"这种看得见、摸得着的传承,让非遗技艺真正活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。"

  中国营养学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,铜器烹煮的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铜离子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已被科学验证。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多家高端月子会所将其列入产妇营养餐单。近期获得"中华老字号"认证的养生系列,更成为亚健康人群的新宠。

  华灯初上时,"晋阳楼"的后厨依然热火朝天。来自广州的食客赵女士举着手机记录:"看这师傅的刀工!羊肉片得像纸一样透光。"操作台前,年轻厨师正在练习传统"飞刀"技法,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食材摆盘的黄金比例。据悉,当地正筹建饮食文化博物馆,将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百年铜火锅的演变历程。当第十锅高汤的香气弥漫开来,传统与创新在这方铜器中完成世纪对话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大同新闻网立足大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全景,提供实时新闻、民生服务与政民互动,打造一网知大同的数字化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