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AI修复佛像、石窟办身份证……云冈石窟如何“破局”千年?
在2025年的初夏,云冈石窟以一场跨越千年的数字革命惊艳世界。这座承载着北魏佛教艺术巅峰的世界文化遗产,首次向全球揭幕其数字化展厅,并借助AI技术复原了深埋地下1500年的彩绘佛像原貌。国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6 11:37:56阅读:7 -
全国首单“碳汇+农业”保险落地,种植企业减排收益有保障
近日,我国农业保险领域迎来一项重大创新,全国首单“碳汇+农业”保险成功落地。这一举措不仅为种植企业提供了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,也为农业减排和碳汇交易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“碳汇+农业”保险,顾名思义,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8 19:22:29阅读:2 -
新荣区“雨露计划”升级,中职生补助标准提高至4000元/年,助力职业教育发展
近年来,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。近日,新荣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对“雨露计划”进行了升级,将中职生补助标准提高至40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8 15:22:28阅读:6 -
阳高守口堡杏花节盛大开幕,汉服写真区精彩纷呈,明代边军铠甲租赁引游客驻足
阳高守口堡,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近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。近日,阳高守口堡杏花节盛大开幕,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。今年的杏花节不仅增设了汉服写真区,还提供了明代边军铠甲租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8 09:22:34阅读:3 -
大同经开区绿电园区投运,工业用电清洁化率突破70%,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
近日,我国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(以下简称“大同经开区”)绿电园区正式投运,标志着大同经开区在推动工业用电清洁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据悉,该园区工业用电清洁化率已突破70%,为我国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8 00:22:31阅读:6 -
董其武将军纪念馆获赠抗战家书,AI笔迹鉴定确认真迹,珍贵历史文献得以传承
近日,我国著名历史人物董其武将军纪念馆迎来了一件珍贵的礼物——一封抗战时期家书。这封家书由董其武将军的亲属捐赠,经过AI笔迹鉴定,确认为真迹。此举不仅丰富了董其武将军纪念馆的馆藏,也为研究抗战历史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7 05:22:33阅读:6 -
新荣助马堡古村落修复完工,明代军事屯堡民宿集群试运营开启乡村旅游新篇章
近日,备受瞩目的新荣助马堡古村落修复工程圆满完工,标志着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,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,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,吸引了众多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7 01:22:33阅读:9 -
广灵县村级事务“云公章”系统投用,审批效率提升70%
近年来,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,各地政府纷纷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政务服务效率。近日,广灵县在村级事务管理领域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——村级事务“云公章”系统,该系统的投用使得审批效率大幅提升,达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7 00:22:31阅读:4 -
北魏冯太后治国方略VR体验馆在云冈落地,动态还原“太和改制”决策场景
近日,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云冈石窟景区迎来了一项创新举措——北魏冯太后治国方略VR体验馆正式落地。该体验馆以虚拟现实技术为载体,动态还原了北魏时期冯太后实施“太和改制”的决策场景,为游客提供了一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6 20:22:32阅读:9 -
北魏服饰复原团队创新突破,3D打印冠冕精度达0.1毫米,专利技术引领历史重现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,历史服饰复原工作逐渐受到广泛关注。近日,一支专注于北魏服饰复原的团队在3D打印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其研发的3D打印冠冕精度高达0.1毫米,并成功获得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6 13:22:31阅读:8 -
《百名儿童共绘民间故事,数字绘本出版传承文化新篇章》
近年来,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传统民间故事在传承过程中找到了新的生命力。近日,一部由百名儿童参与配音,结合数字绘本出版的民间故事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这部作品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民间文...
大同新闻网 2025-05-06 11:22:25阅读: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