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灵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创新“时间银行”模式,志愿服务时长突破10万小时

大同新闻网 阅读:451 2025-09-30 08:12:07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,推行“时间银行”志愿服务模式,有效激发了农村居民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,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超过10万小时。

“时间银行”是一种新型的志愿服务模式,它将志愿服务与时间挂钩,让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,积累“时间存款”。这些“时间存款”可以在将来需要帮助时,兑换成相应的志愿服务。这种模式既鼓励了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又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便利。

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在推行“时间银行”模式过程中,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,通过开展培训、宣传等方式,提高村民对“时间银行”的认识和参与度。同时,服务中心还制定了详细的志愿服务规则,确保志愿服务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

在“时间银行”的推动下,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。村民们纷纷参与到养老志愿服务中,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、心理慰藉、健康咨询等服务。这些志愿服务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了关爱,也增强了村民之间的互助精神。

据统计,截至目前,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累计超过10万小时。这些志愿服务涉及生活照料、医疗保健、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,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关爱。在“时间银行”的激励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,共同为农村养老服务贡献力量。

“时间银行”模式的成功推行,不仅为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带来了积极的变化,也为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以下是“时间银行”模式在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:

1. 政策支持:广灵县 *** 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为“时间银行”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2. 社会宣传:通过多种渠道宣传“时间银行”模式,提高村民对志愿服务的认识,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。

3. 严格管理: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制度,确保志愿服务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

4. 激励机制:设立“时间存款”制度,让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,获得相应的回报。

5. 持续创新:根据实际情况,不断调整和完善“时间银行”模式,使其更好地适应农村养老服务需求。

总之,广灵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推行“时间银行”模式,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广灵县将继续深化“时间银行”模式,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优质养老服务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大同新闻网立足大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全景,提供实时新闻、民生服务与政民互动,打造一网知大同的数字化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