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丘县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村民复原唐代供灯仪式传承千年文化

大同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5-16 21:22:26 评论:0

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的曲回寺,是一座历史悠久、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圣地。近日,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深厚的民族情怀,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与此同时,当地村民积极复原唐代供灯仪式,让这一传统习俗得以传承,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。

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,源于唐代,距今已有千年历史。仪式中,村民们身着盛装,手持香烛,围绕石像进行祭祀。石像神态各异,栩栩如生,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。这一仪式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,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,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受到了广泛关注。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文化,当地 *** 和文化部门联合村民,共同复原唐代供灯仪式。供灯仪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象征着光明和智慧。在仪式中,村民们手持蜡烛,围绕佛像,祈求平安、健康和幸福。

复原唐代供灯仪式的过程中,村民们积极参与,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。他们根据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,精心设计供灯图案,力求还原唐代供灯的原貌。在复原过程中,村民们还不断挖掘和传承其他与佛教文化相关的传统习俗,如唱经、敲钟、放生等,使这一仪式更加丰富多彩。

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和唐代供灯仪式的传承,离不开当地村民的辛勤付出。他们坚信,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村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,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
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,当地 *** 和文化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。他们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和传承,使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和唐代供灯仪式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。

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和唐代供灯仪式的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不仅是对当地村民辛勤付出的肯定,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在新时代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些传统文化将继续发扬光大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新的贡献。

总之,曲回寺石像祭祀仪式和唐代供灯仪式的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果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这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,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添砖加瓦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大同新闻网立足大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全景,提供实时新闻、民生服务与政民互动,打造一网知大同的数字化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