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高县桑干河流域生态廊道建成:水土流失率下降40%,绿色屏障助力乡村振兴

大同新闻网 阅读:36 2025-09-23 14:50:36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。在山西省阳高县,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——桑干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悉,该生态廊道建成后,水土流失率下降了40%,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桑干河是山西省的一条重要河流,流经阳高县、天镇县、怀仁市等地。然而,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,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度恶化,水土流失严重,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,阳高县启动了桑干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项目。

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,建设周期为3年。在建设过程中,阳高县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原则,以恢复和改善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为目标,通过实施水土保持、植被恢复、河道整治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,打造了一条绿色生态廊道。

生态廊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. 水土保持:通过实施梯田、坡面防护、沟道整治等措施,有效控制水土流失,提高土壤肥力。

2. 植被恢复:在河道两侧、山坡等地种植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等,形成多层次、多功能的植被体系,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。

3. 河道整治:对河道进行疏浚、拓宽、加固等工程,提高河道行洪能力,减少洪水灾害。

4. 生态景观:结合当地文化特色,打造具有观赏性和休闲功能的生态景观,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。

经过3年的努力,桑干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监测数据显示,水土流失率下降了40%,河道水质明显改善,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。同时,生态廊道还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,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。

生态廊道的建成,不仅改善了桑干河流域的生态环境,还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一方面,生态廊道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,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、有机农业,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;另一方面,生态廊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

总之,阳高县桑干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生态工程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阳高县将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,努力将桑干河流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,为当地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同时,这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,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、实现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大同新闻网立足大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全景,提供实时新闻、民生服务与政民互动,打造一网知大同的数字化窗口